暂停-思考

暂停–思考

不要只管低着头走,一定要记得抬头看看方向


起因:

  • 分析:
    1. 前天在学习王峥老师的《数据结构与算法之美》中递归这一章节的时候,里面很清楚地提示了,递归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我们平时思维方式不一样,人的思维方式更接近于平铺直叙,而递归的方式更加抽象,适合计算机去理解,所以在求解递归问题时,最忌讳尝试直接去展开所有递归场景,这样只会把自己绕进去
    2. 虽然事先有了这样的提示,但是在尝试实际考虑求解递归问题的时候,还是无脑地按照思维惯性去思考了,明明知道正确的策略不应该是这样。结果也显而易见,浪费了时间没有任何收获
    3. 这件事让我觉得,自己的学习态度可能并不端正,因此试着反省一下,修正一下

过程:

为什么没有遵循逻辑思维?
  • 分析

    1. 就这点仔细地想了一下 : 有时候在知道正确方式的情况下,还选择了错误那个,明知故犯要么出于感性,要么出于懒惰了—思维上的懒惰—不愿意认真,慢慢地动脑去思考,这是病,不能惯着

    2. 这里得套用陈皓老师的一段观点

    3. 学习是一件“逆人性”的事,就像锻炼身体一样,需要人持续付出,会让人感到痛苦,并随时想找理由放弃《左耳听风》

    4. 得承认,打游戏的我笑得很开心,但那只是虚拟游戏,而不是人生这个现实游戏

    5. 急于求成 : 因为之前在王峥老师课程的学习都是尽量维持着一天一学,学完就总结并配合实践这样的顺序来的,而前面的东西因为并没有深入学习,所以也没有多少难度,可以按照计划进行;学到递归的时候发现光看完不去理解,脑子也是一团浆糊,稍微难一点,就不行了


为什么对于学的东西不去深入思考?
  • 分析

    1. 这点可以说是很重要的,对于知识和问题,认识水准如果只停留在表面,是不可能习得知识或者彻底解决问题的;人最忌讳自满,不论是哪方面,一旦降低了对自己的要求,就很容易获得成就感,就会骄傲自大,变得盲目,也就是这种时候开始眼界变得狭窄,你不会知道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法
      但其实正常的情况应该是 : 你了解得越多,你就会知道你不了解的东西也越多,然后驱动着你继续去探索

    2. 再次引用陈皓老师的一篇文章: 《左耳听风-我们应该能够识别的表象和本质》 ,其中阐述了关于兴趣,成就感和学习的关系,简单来说 :兴趣让你开始了解一样事物,而成就感让你坚持并去深入
      简单来说,我没有那么大的兴趣,所以不会试着去深入思考,去认真对待,态度不积极了,理性思维就宕机;但是对于想要一直从事自己所在行业的人来说,专业性是很重要的,这也是区分你和别人的关键

    3. 把学习这件事拆解成 拥有 这两个字的话:你听了,看了这是,但是你没有领悟,还是会;你看了,听了之后,去问了"为什么?",去了解了"为什么?",还去实践了"为什么?",你离不远了。这让我想到比较喜欢的一部电影《剑雨》里面老禅师的台词:

      “佛祖点化世人讲究机缘,禅机未到,虽点亦不中;”

    4. 对于知识和问题的深入,就会越接近禅机,当你真的领悟了,它就会内化成你的一部分,如臂使指


为什么要有计划?
  • 思考:
    1. 计划,听起来是可笑的词,且不说有没有按照实际情况认真地去制定了合理的计划,并根据后续情况去更新它;打着计划的幌子,一头扎进去,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的人比比皆是,我自己也是
    2. 如果事先并没有花费多少心思去制定自己的计划,那就不要遵守了,该干嘛干嘛;如果确定了短期核心目标,那坚持围绕着目标去前进是对的,这种时候对于自己是否有偏离目标这件事一定要求清晰的把握,走岔了,就会浪费时间和精力,所有要停下来审视自己
    3. 计划不应该是非常详细而具体的,应该是宏观的;这样你才会有闪转腾挪的空间,该加速的时候加速,该慢跑的时候慢跑,或者稍微停一下;条条框框太死,思维就会受限,你就没有发挥的空间
    4. 所以,当你有了合理的计划,那就让它指导你的行为,还要定期审视自己的前进方向,你会在计划的指引下,完成一个一个既定的目标,对于要做的事情会有更好的把握,就不会慌

之后要如何改进?
  • 结论:
    1. 知晓问题才能解决问题,但是也不能停留在问题的表面,否则都是徒劳
    2. 问题
    3. 态度不端正:过于注重结果,不够重视过程,没有追求质的提升,而去追求了量的增加,舍本逐末;对于学习的东西要多问一些为什么,并解答这些为什么
    4. 懒惰:不论是思维上的懒惰,还是行动上的懒惰,都需要改变;要主动去深入思考,仔细地去谨慎实践
    5. 胆怯:没有把时间和精力花在刀刃上,对于的东西,产生了退却心理,但这部分在吃透之后往往是很有价值的
    6. 专注力不足:没有设置勿扰时间,在学习的过程中允许了自己被打断和被影响,应该隔绝这些因素

结果:

早上开始新建了这个文档,上午花点时间去实现了阻塞队列,下午开始写这篇自我反省的东西,慢慢地反思自己近两周的行为,尽量指出问题,给出回答,好让自己不再陷入似乎努力的情形;
下一次的反省就会再和今天的反省对比,自己有没有足够的行动力
问题: "没有行动力的人真的没有未来吗? "
答案: "没有你想要的未来"